Excel表格网

闭合导线excel自动计算表(闭合导线表格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)

351 2022-10-07 23:55 浦栋   手机版

1. 闭合导线表格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

测量情形: 闭合导线A-B-C-D-E-F-A,用全站仪先在A点架仪器,分别照准F点和B点,读取水平度盘读数,将其读数相减(不够减要要加上360°),盘右再测量一次,同样计算角度。求角度平均值。 然后各点架仪器,测量各边距离。 再联测已知边的角度。 全站仪测量闭合导线步骤:

1,测出每个夹角和距离

2,内业计算,算出闭合差,然后符合限差的话就反号按内角个数分配

3,算出改正后的方位角

4,坐标增量计算

5,得出每个点的坐标


2. 闭合导线计算表excel

导线闭合差计算公式为A=B1(起算点方位角)+导线前进方向左角总和-(n-2)*180度-B2(终止已知点方位角)

公式中n为放线边条数。


3. 闭合导线的计算公式

测量步骤如下:

1、测出每个夹角和距离。

2、内业计算,算出闭合差,然后符合限差的话就反号按内角个数分配。

3、算出改正后的方位角。

4、坐标增量计算。

5、得出每个点的坐标。


4. 闭合导线计算表格免费下载

和符合导线计算一样,只不过理论闭合差不一样,闭合导线闭合差为0,也就是先计算角度闭合差,平差后计算坐标增量,然后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,很简单 书上都有介绍公式如下:

1、所有角值与理论闭合差差值取相反号,闭合差平分没个测站

2、方位角计算:起点方位角+左夹角-180

3、增量计算:COS方位角*距离=X增量、SIN方位角*距离=Y增量

4、增量改正数:(闭合差/距离全长)*距离


5.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内容和步骤

测量情形: 闭合导线A-B-C-D-E-F-A,用全站仪先在A点架仪器,分别照准F点和B点,读取水平度盘读数,将其读数相减(不够减要要加上360°),盘右再测量一次,同样计算角度。求角度平均值。 然后各点架仪器,测量各边距离。 再联测已知边的角度。 全站仪测量闭合导线步骤:

1,测出每个夹角和距离

2,内业计算,算出闭合差,然后符合限差的话就反号按内角个数分配

3,算出改正后的方位角

4,坐标增量计算

5,得出每个点的坐标


6. 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步骤

附和还是闭合导线呢,附和导线测量,是从已知点(控制点)一个个的测量,最后不用回到原点。

闭合导线测量是从已知点测量,最后回到已知点,形成一个闭合环。


7. 闭合导线计算表格word

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:

1,绘制计算草图,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;

2,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;

3,按新的角值,计算各边坐标增量;

4,坐标增量闭合差得计算与调整;

5,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。

闭合导线计算步骤:

名称 表示 原理

(导线长) D 实测边长总合

(角度总和) ∑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

(角度闭合差) F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

(坐标闭和差) Fx △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

Fy △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

(距离闭合差) F 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

(导线精度) K F/D(1÷F×D)

拓展资料:

什么是闭合导线

闭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,根据测量夹角和边长,推算出平面坐标的测量称为导线测量,常用的导线测量还包括附和导线和支导线。闭合导线就是已知一条边,测量若干个边长和夹角后又闭合到已知边的导线测量方法。通过计算平差后,可计算得到经过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。

闭合导线测量如何进行坐标计算

1、绘制导线略图;

2、将实测数据填写在导线计算表上,需要填写观测角,边长,起始方位角,起始坐标和点号;

3、计算角度闭合差,闭合导线由多边折线构成多边形。因此可求出多边形内角和为∑β理=(n-2)x180° 为多边形角度理论值;

4、计算坐标方位角,计算方位角时,通过大致导线图判断观测角方向,若为左角 α前=α后+180°+β左 右角计算为:α前=α后+180°-β右。若在计算时方位角超过360°应减去360°或若干个360°;

5、计算坐标增量。根据各边边长和方位角推算坐标增量,纵坐标增量△xi=Dicosαi i 表示第i条导线边 D 表示边长 ,横坐标增量 △yi=Disinαi 计算结果的取位应与已知坐标相同;

6、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,以fx fy 表示 则fx=∑△x测 fy=∑△y测 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 V△xi=fx/∑DXD V△yi=fy/∑DXD 用 ∑V△x=-fx ∑V△y=-fy校核计算正误;

7、计算点坐标,坐标增量调整后,根据起点坐标和改正后坐标,依次推算导线点坐标,推算至最后一个点的坐标,还要在推算起点坐标,看是否相等,检验正确性。


8.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表格

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:Fβ=∑β测-∑β理

∑β测所有观测值的总和;∑β理所有所有水平角总和的理论值.

导线全长闭合差:Fd=√(fx2+

fy2)

附合导线是 导线测量的一种,通过测量夹角和边长计算点的 平面坐标的方法称为导线测量,它还包括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。附合导线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开始测量,经过若干未知点,到达另一个已知点,然后通过平差计算得到未知点平面坐标的 导线测量。


9. 闭合导线自动计算表格

方法/步骤

1、以图中的测量结果为例,我们进行一段闭合导线的计算。由图可知,该闭合导线起始于已知点A,途经测站T4、T5、T6、T7,在每个测站上观测到的转折角及边长都已经记录到了草图上。同时,我们在A点之上还有一个已知的控制点B。

2、接下来可以借助趁手的软件对点位较多的测量路线进行计算。打开《工程测量大师》App,依次进入控制网测量——闭合导线。进入之后,会发现有两种模式供您选择——闭合导线1和闭合导线2,分别对应着您在测量过程中的两种操作方式。下一步会详述闭合导线1和闭合导线2的区别。

3、闭合导线1是指由1个已知点出发的闭合导线,可能我们只知道一个控制点的坐标,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该控制点到下一个测站的方位角(如第一张图上的98°05′51″)。闭合导线2是指由2个已知点出发的闭合导线,其中第一个已知控制点是为了计算方位角而单独设置的。一般来说,根据我们现场作业的情况,我们采用闭合导线2的情况较多,闭合导线1其实就是根据测量数据你自己计算出方位角后得到的结果。本质上,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
4、这个地方,我们以闭合导线2为例,在《工程测量大师》App中输入数据,进行闭合导线的平差计算及成果整理。首先,让我们先输入第一个已知控制点的数据。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,红框圈出的转折角并不是B点的转折角,而是A点处的从B到A到T4的转折角。由于我们之后会在设置面板中设置转折角为右角,所以此处我们也应该输入右角时的数据(如图中红色圆弧所示)。

5、接着输入第二个已知控制点的数据。该控制点也是闭合导线的起点兼终点。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,绿框圈出的转折角是该控制点出观测到的在该闭合线路上的转折角。

6、然后,该闭合导线一共有4个未知点:T4、T5、T6、T7,我们可以单击右下角的“+”键添加测点。


7、接下来输入未知点的观测数据,以T4为例。把T4处观测到的转折角及其到T5的边长分别输入进App中。

8、本段支导线的转折角在行进方向(B→A→T4→T5→T6→T7→A)的右侧,因此转折角设置为右角。因此,我们需要打开设置面板,关闭“转折角左角”的开关。这里再复习一下转折角的概念——导线的转折角是在导线点上由相邻两导线边构成的水平角。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左角。在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为右角。另外,再次强调一下,点B处输入的转折角也请务必输入右角的数值(见步骤4)。

9、同时,在设置面板中关闭“度分秒”,还可以将转折角输入切换为十进制角度制的显示。还可以调整角度闭合差和相对闭合差来控制之后对计算结果的判断。

10、点击“计算”按钮后,会跳出该询问窗口。从输入的情况来看,我们所输入的右角转折角都是该闭合多边形的内角,因此我们选择“是,为内角”。(这一步是为了计算角度闭合差而设置的)

11、可以查看计算结果。软件已经为您计算出了此路线下的各个测点坐标。底部的文字框显示的是与该导线有关的相关计算参数。

12、查看计算结果状态下,点击右下角的“放大镜”按钮还可以查看详细的计算成果输出。

13、也可以保存输入的测量数据,方便以后调用查看。

14、《工程测量大师》其他功能《工程测量大师》App是一款供测量人员使用的软件,包含了坐标正反算、水准计算、控制测量导线平差、交会定点等众多功能。同时还可以保存数据,记录下您的计算结果。


10.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方法

闭合是指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,附合是指从一个已知点开始从另一个已知点结束。内业计算没太大差异,闭合的已知条件比附合的已知条件要少,一楼是针对控制点的导线复测说的,闭合水准测量就相对要简单一些,只需要知道一个点的标高,附合是俩


11. 闭合导线记录表及计算式

先好好测量学基础这本书吧,先把导线测量中的几个专业术语搞清楚吧。比如:

水平角观测的照准差,垂直角观测的指标差、直返觇高差。

导线左角和右角,坐标返算方位角、方位角推算、坐标正算、X增量闭合差、Y增量闭合差、导线全长闭合差和相对闭合差、三角高程。

以.闭合导线左角为例,以两个已知控制点A、B为起点,未知点为C、D、E、闭合至已知点B,观测过程基本相同。

第一测站B点依次记录以下观测值:

测站点号B及其仪器高、后视点点号A及其觇高、前视点点号C及其觇高;以及前后视点一侧回记录数据如下(盘左半测回时,顺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;盘右半测回时,逆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,要领:左-左-右-右、后-前-前-后):

盘左位置的后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左位置的前视点C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右位置的前视点C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右位置的后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需要计算的观测值:

水平角计算:同一方向的2倍照准差--2C、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(以盘左为准)、前后视点的归零方向值--即左角ABC。

天顶距计算:同一方向的2倍指标差-2i、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(以盘左为准)

斜距改平:由斜距和天顶距平均读数求平距和高差。

直返觇高差计算:由平距、仪高和觇高可计算直返觇高差。可获得测站B至后视A的返觇高差、测站B至前视C的直觇高差。

第二测站C点依次记录以下观测值:

测站点号C及其仪器高、后视点点号B及其觇高、前视点点号D及其觇高;以及前后视点一侧回记录数据如下(盘左半测回时,顺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;盘右半测回时,逆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,要领:左-左-右-右、后-前-前-后):

盘左位置的后视点B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左位置的前视点D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右位置的前视点D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右位置的后视点B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需要计算的观测值:

水平角计算:同一方向的2倍照准差-2C、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(以盘左为准)、前后视点的归零方向值--即左角BCD。

天顶距计算:同一方向的2倍指标差-2i、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(以盘左为准)

斜距改平:由斜距和天顶距平均读数求平距。

直返觇高差计算:由平距、仪高和觇高可计算直返觇高差。可获得测站C至后视B的返觇高差、测站C至前视D的直觇高差。

通过第一站的B-C直觇高差 和 第二站C-B的返觇高差 可求定B-C的的直返觇平均高差来确定未知点C的高程。

测站以此类推:D站、E站 (观测步骤过程同上)

至最后测站B点依次记录以下观测值:

测站点号B及其仪器高、后视点点号E及其觇高、前视点点号A及其觇高;以及前后视点一侧回记录数据如下(盘左半测回时,顺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;盘右半测回时,逆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,要领:左-左-右-右、后-前-前-后):

盘左位置的后视点E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左位置的前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右位置的前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盘右位置的后视点E的水平角读数、天顶距读数、斜距读数;

需要计算的观测值:

水平角计算:同一方向的2倍照准差-2C、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(以盘左为准)、前后视点的归零方向值--即左角EBA。

天顶距计算:同一方向的2倍指标差-2i、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(以盘左为准)

斜距改平并求高差:由斜距和天顶距平均读数求平距。

直返觇高差计算:由平距、仪高和觇高可计算直返觇高差。可获得测站B至后视E的返觇高差、测站B至前视A的直觇高差。

导线野外观测结束,须在核算导线水平角闭合差,检查闭合差是否超限。

室内计算:

1.高程计算:

各条导线边的直返高差及其平均值,然后核算导线闭合差。根据与导线边长成正比例分配原则高差闭合差,推算各个未知点的高程。

2.坐标计算:

(1)计算各个水平方向值的角度闭合差、根据角值个数反号平均分配原则对闭合差进行分配,获得改正后的各个水平角方向值。

(2)由已知两点AB的坐标反算方位角,以及改正后的水平方向值推算导线各边的方位角。

(3)由各边方位角和边长计算X和Y坐标增量。

(4)计算未知点的X和Y坐标增量闭合差,根据与边长成正比反号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,获得改正后的X和Y坐标增量。

(5)由已知点B的X和Y坐标,以及未知点的改正后的X和Y坐标增量,推算各个未知点的X和Y坐标。
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